二氧化碳滅火劑的主要作用是稀釋空氣中的氧濃度,使之達到然燒的最低需氧量以下,火即自動熄滅.二氧化碳滅火劑是將二氧化碳以液態的形式加壓充裝于二氧化碳滅火器中,因液態二級化碳易揮發成氣體.揮發后體積將擴大760倍,當它從滅火器里噴出時,由于氣化吸收熱量的關系,立即變成于冰。此種霜狀干冰噴向著火處,立即氣化,而把燃燒處包圍起來,起到隔絕和稀釋氧的作用.當二氧化碳占空氣的含量為30%-35%時,燃燒就會停止,有很高的滅火效率。
二氧化碳滅火劑適用于哪些火災?
由于二氧化碳不導電,因此可用于撲滅電氣設備的著火。對于不能用水救火的遇水A燒物質,使用二氧化碳撲救最為適宜,因為二氧化碳能不留痕跡地把火焰熄滅,在可燃固體粉碎、干燥過程中發生起火以及精密機械設備等著火時,都可用二氧化碳滅火劑撲救。
二氧化碳滅火劑的缺點,首先是冷卻作用不好,火焰熄火后,溫度可能仍在A點以上,有發生復燃的可能,故不適用于空曠地域的滅火;其次是二氧化碳滅火劑不能撲救堿金屬和堿土金屬的火災,因二氧化碳與這些金屬在高溫下會起分解反應,游離出碳粒子.有發生爆炸的危險,如Mg+ COZ-2MgO十C:最后,二氧化碳能夠使人窒息.這是應用二氧化碳滅火劑時應注意的間題.